(读书笔记)
波斯国有教法摩尼者,西纪二百余年诞,以创者摩尼名之。合祆、景、释三义而立,信者众。南播天竺,西传拜占庭。自比裔数使,诸王皆视异端,害徒以镇。
摩尼东渐,入中土,时由不考。延载元年,波斯国人拂多诞持二宗经伪教来朝。武曌尊释迦,号金轮王,有沙门献大云经,奉女王土,转世成佛。摩尼者亦奉毗卢遮那,谓苏隣国摩尼光佛,号具智大明使,云老子化胡,行教盛唐。后有慕阇复谒武后,群僧击难,则天悦其说,留使课经。
明皇奉道,祸至摩尼,入唐卌载,一遭斥退。开元廿年宣,末摩尼固为邪见,妄称佛教,诳惑黎元,宜严加禁断。唯王罪华赦胡,允西人自行乡法,是有胡汉之分。安史作乱,王惧遁迯,仆固忠烈,令公定军。叶护焚掠京洛,互市马绢,可汗请僧论道,改宗光明。成豫敬佛,恩惠回纥,大云立寺,藩僧共国。桃花石落,婚媾九姓乌护,摩尼蒙庇荫,始复东兴。
忠王绥靖,仰外宁内,方镇割据,矜功冯陵,公卿上言,戒戎狄豺狼野心。黠部统漠北,荡回鹘,向化唐廷。摩尼丧奥援,当敝蠹,灭顶会昌。边患已平,馀孽待翦,收录田财,罢毁招提,还俗出家庶隶,流配异族远僧。七十女末尼卒京畿,充发者死大半,更敕煞天下摩尼师,顾削发披袈,作沙门形。王曰,闻国破亡,奉法懈怠,权停江淮阐教,安堵两都,待本土归宁,却令如旧。既是浩劫,虽有呼禄法师入福授侣,不复昔席。
摩尼寺圮,大秦穆护诸祠皆颓,厘革外教,以绝邪法独存,释氏亦弗能免。先有诞降谈经未得赐紫,后有奉斋对义禁登香堂。比丘数万,勒归本贯,外僧无牒,递返其国,不伏还俗,决杀不怠。书像典卷,匿者罪重,容貌于土木者沈诸水,言词于纸素者烈诸火。由是天下珍宇经疏,毁撤如扫,尽殆无遗,纵雪还立,莫能复得。
类反佛者,帝鲜有,而士大夫众。怀英谏华姑,伽蓝穷奢,终损百姓。峤相劝雉奴,散施万贯,拯弊济贫。又以僧尼不输寸绢,不进斗米,待农而食,待蚕而衣,落发避徭,万赇可度,是故课税充役,铄佛铸钱,罢两街功德,肃宦监神策。崩土中兴,史誉其功。
行破立之政,当顺方正之名。然驭历之术,常托华夷之别,罪乱邦之难。邺奕咎胡神愚迷亡国,昌黎诘夷法焉入宫闱,鲜于叔明非狄制反夏礼,襄阳文公责戎术谬国风。太宗弘法,则先诸华之教而后殊方之典。高宗扶道,乃遵先朝处分而拒大德终托。元宗登极,崇老抑释,谥聃周祈告无疆圣寿,遣胡僧杜搦左道妖惑。武宗践祚,尚道恶佛,诩正统恃泱泱之六合,小异俗骄区区之西方。
夫除弊者,何以强委攘夷之名。盖礼崩乐坏,俱荒邪外教之过,非庸君糜制之失。摩尼何坐,诲游惰而误国否。攀倚戎仇,罪在通敌。辄对夷迹,引附中华,实国仕性愎浅昧,假上主猾辞苛政。武媚迎佛以致神权,颍瀍灭法而固王治。宗学仪礼,肉食者御俗之器耳。褫佛盈廪,如扬汤止沸,八苦不纾,则倾覆难当。日中则昃,盛极而衰。亡国者非夷教,帝之不束矣。
相关书目:
1. 陈垣,《陈垣学术论文集》,摩尼教入中国考
2. 程溯洛,《唐宋回鹘史论集》
3. 道宣,《广弘明集》,卷第二十四
4. 董诰,等,《钦定全唐文》,李隆基,严禁左道诏,卷三十一;傅奕,请除释教疏,请废佛法表,卷一百三十三;陆贽,论缘边守备事宜状,卷四百七十四;韩愈,论佛骨表,卷五百四十八;李翱,去佛斋论,卷六百三十六;李节,饯潭州疏言禅师诣太原求藏经诗序,卷七百八十八;刘允章,直谏书,卷八百四
5. 杜祐,《通典》,秩品五,职官二十二
6. 拂多诞,译,《摩尼光佛教法仪略》
7. 何乔远,《闽书》,卷七,方域志·华表山
8. 慧立,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,卷九
9. 李德裕,《钦定四库全书,集部,会昌一品集》,赐回鹘可汗书意,卷五;讨回鹘制,卷三
10. 李猛,“唐初抑佛政策之定型与巩固”,文史,2018年第3辑
11. 林梅村、陈凌、王海城,“九姓回鹘可汗碑研究”,欧亚学刊,1999年第1辑
12. 林悟殊,《摩尼教及其东渐》
13. 刘昫,《钦定四库全书,史部,旧唐书》,本纪卷十八上,武宗;卷七十九,列传第二十九,祖孝孙傅仁均傅奕李淳风吕才;卷九十四,列传第四十四,苏味道李峤崔融卢藏用徐彦伯;卷一百七十四,列传第一百二十四,李德裕
14. 卢忠帅,“中国历史上的‘三武一宗’灭佛事件”,历史教学,2013年第11辑
15. 欧阳修,《钦定四库全书,史部,唐书》,列传第七十二;列传第一百七十六
16. 森安孝夫,《丝路、游牧民与唐帝国》
17. 司马光,《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,史部,资治通鉴》,卷二百四十八;卷二百五十五;卷二百九
18. 宋敏求,《唐大诏令集》,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,卷一百十三
19. 王溥,《钦定四库全书,史部,唐会要》,卷四十七,卷四十八
20. 王媛媛,《从波斯到中国:摩尼教在中亚和中国的传播》
21. 杨富学,“回鹘改宗摩尼教问题再探”,文史,2013年第1辑
22. 圆仁,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》
23. 赞宁,《大宋僧史略》,卷三
24. 赞宁,《钦定四库全书,子部,宋高僧传》,卷一,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
25. 陈观胜,《佛教在中国:史学考察》 / Ch'en, Kenneth Kuan Sheng. Buddhism in China: A Historical Survey
26. 乔纳森·卡拉姆·斯卡夫,《隋唐中国与它的突厥-蒙古邻居:文化、权力与连接》/ Skaff, Jonathan Karam. Sui-Tang China and Its Turko-Mongol Neighbors: Culture, Power and Connections
27. 马克·S·亚布拉逊,《中国唐朝的种族身份》 / Abramson, Marc S. Ethnic Identity in Tang China
28. 迈克尔·R·多朗普,《中国唐朝与回鹘帝国的崩溃》 / Drompp, Michael. R., Tang China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Uighur Empire
29. 迈克尔·T·多尔比,晚唐的宫廷政治,《剑桥中国隋唐史,589-906年》 / Michael T. Dalby, Court Politics I Late T’ang Times,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: Volume 3 Sui and T'ang China, 589-906
30. 斯坦利·维恩斯坦,《唐朝佛教》/ Stanley Weinstein, Buddhism under the T'ang
31. 王贞平,《多极亚洲中的唐朝:一段外交与战争史》/ Wang, Zhenping, Tang China in Multi-Polar Asia: A history of Diplomacy and War
0
推荐